English

销售大军托起“眼镜大镇”

2001-02-1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潘剑凯 特约记者 林元锋 我有话说

“猕猴桃村”、“汽配镇”、“蔬菜乡”……“一乡一品”这是许多地方搞活农村经济的一致选择。然而自己的特色产业形成后,“卖难”也是令乡镇领导们头痛的事。而记者近日在“眼镜大镇”——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采访时,感到该镇以销售大军托起“眼镜大镇”的做法值得借鉴。

哪里有马屿人,哪里就有眼镜市场。马屿镇的眼镜销售大军起源于一位64岁的王瑞政老人。60年代,他在镇上设摊修眼镜,1979年他到东北去卖眼镜,这一卖,卖出了名气,赚来了财富。在他的榜样作用下,如今拥有6.8万人口的马屿有1.2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眼镜销售,这些人又携亲带友,形成了5万多人的眼镜销售大军,年创销售额70亿元,占全国眼镜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。

如何搞活马屿的经济?各地兴办的热门产业也曾让马屿人心动不已。“但热门多了就变冷,眼镜虽小却已有了一个大市场,马屿就把眼镜生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。”镇党委书记陈显蓬说。该镇规划了一个占地1500亩的眼镜特色产业园区,计划在五年之内达到10亿元的生产规模。去年8月中旬,镇长吴学权赴京召开马屿籍眼镜经销户座谈会,向他们介绍眼镜特色产业园区的规划和优化投资环境的措施,当即有多人表示愿意回乡创业。

“我们知道什么款式的眼镜最畅销,我们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,能把自己产的眼镜卖出去。”曾是石家庄销售大户的黄兆信说。他于去年底回马屿投资200万元办起了一家眼镜厂。这些销售能手们很懂得避免恶性竞争,全镇眼镜内部生产分工合理,有的专产眼镜架,有的专产镜片。生产镜架的又分别有专产板材架和金属架的;生产镜片也分专产太阳镜、专产老花镜和专产近视镜。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,他们还非常重视镜片品牌和质量,有的企业每年投入的技改资金上千万元。如今,该镇已有3家眼镜企业达到了部级标准,2家通过了ISO90002国际质量认证。

销售大军托起了眼镜大镇。如今马屿镇的眼镜产业去年产值已达3亿元,销售额年递增在50%以上。在去年11月召开的香港国际眼镜博览会上,马屿的眼镜企业赢得了500多张订单,订货金额逾2000万元。马屿的眼镜还飘洋过海,出口美国、俄罗斯、东欧等地,年创外汇500多万美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